十一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拟在重点领域制修订公共安全标准300项以上
来源: | 作者:sactc382 | 发布时间: 2024-06-07 | 611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七)公共卫生

针对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制定监测预警、控制消除、干预评估、监督执法等相关标准。探索建立伤害预防标准体系。积极开展疾控中心建设、疾控中心实验室装备配置等标准研制,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等标准研制,研制病原微生物菌(毒)株标准样品,以标准化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传染病疫情防控相关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医用防护服、隔离衣等重点医用防护产品以及传染病诊断、评价等相关产品标准研制。加快研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医用机器人,以及新型生物材料、高通量测序、家用医疗器械等战略新兴医疗器械标准。

(八)食品

推动制定支撑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标准,提升食品监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助力食品安全监管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规范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相关要求标准,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开展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数据规范标准研制,提升食品监管信息化水平。研究制定保健食品常用原料、检验方法、功能评价等标准和相关标准样品,加快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原辅料、检测方法、临床评价等标准供给,完善特殊食品标准体系,提升特殊食品质量控制能力和水平。

(九)粮食和物资储备

围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和储藏安全,修订完善主粮质量标准,制定储粮化学药剂管理与使用规范、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等标准。推动制定物资储备仓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安防消防、质量保障等标准,服务国家物资储备安全。

(十)特种设备

重点开展老旧、含缺陷、高参数、危化品相关等高风险特种设备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完善特种设备材料、设计基础、制造、数字化交付、使用维护、检验、安全评价、报废等全生命周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面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发展需求,加快新能源、新型式、新材质等高端特种设备标准的研制工作。通过建立标准与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协调配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织密筑牢特种设备领域安全标准网。

(十一)建筑产品设备

以增强建筑抗震能力为目标,研究制修订工程抗震、减震、隔震相关产品标准,完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金属滑轨隔震支座、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产品标准。为保障施工安全,修订完善脚手架、建筑结构材料、幕墙胶粘剂、钢筋连接、建筑部品部件等相关产品标准。

(十二)法庭科学和执法办案

推进法庭科学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建设,完善法庭科学专业领域的质量控制和司法鉴定相关标准。加快研制人工智能领域等新技术犯罪检验鉴定标准。加快毒物分析标准体系化建设,促进基础标准、通用筛查标准和关键物质检验标准协同发展,研制新型毒品和易制毒化学物质检验鉴定标准。研制打击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违法犯罪检验鉴定、资金分析鉴定等相关标准。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和检验鉴定标准体系,重点研制事故车辆安全性能检验、车载电子数据分析等标准。研究制定执法办案流程规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派出所办案区、案管室建设管理和装备配备相关标准,支撑执法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