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持续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际标准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考核评估,加强结果运用,实现“能进能出”动态管理。
73. 组织开展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
74. 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超过300家。
75. 持续办好“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活动。
76. 鼓励企业争创企业标准“领跑者”,深入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
77. 持续做好农业农村、智能制造、循环经济、服务、社会管理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78. 用好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智库资源,加强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技术路径设计和发展趋势研判。
79. 深入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完善标准化相关职业分类体系和职业标准,推进标准化人才职业建设。
80. 开展全国标准化人才分类统计,建设全国标准化人才分类培养库。
81. 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强化标准化相关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标准化技术专业,大力培养标准化应用型人才。加大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壮大我国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选拔培养企业标准化总监。
82. 组织举办标准化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标准化政策宣贯解读。
83. 进一步丰富标准云课、委员网络讲堂课程资源,加大标准化教材编制出版力度,全面培育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
84. 综合运用各类媒体载体,通过专家论坛、内部刊物和“两微一端”媒体渠道,宣传标准化工作成效。
85. 持续做好纲要实施的宣传工作,总结推广贯彻落实纲要的创新实践和有益经验。
86. 开展重要国家标准宣传解读,通过一图读懂、小视频等多种宣贯形式,不断提升国家标准权威性和影响力。
87. 举办世界标准日活动,广泛开展标准化宣传,营造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
88. 新批准一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修订《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加强创新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同步推动技术攻关、标准研制、产业推广,及时将先进适用的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提升标准水平。
89. 批准设立一批国家标准验证点,制定国家标准验证点建设与管理办法。
90. 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动纲要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