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来源:https://gkml.samr.gov.cn/nsjg/fgs/202209/t20220919_350113.html | 作者:sactc382 | 发布时间: 2022-09-21 | 10265 次浏览 | 分享到:

  推荐性国家标准立项建议可以向技术委员会提出。

  鼓励提出国家标准立项建议时同步提出国际标准立项申请。

  第十九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后,应当对立项建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评估论证。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可以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评估。

  第二十条 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建议经评估后决定立项的,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提出立项申请。

  推荐性国家标准立项建议经评估后决定立项的,由技术委员会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审核后,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未成立技术委员会的,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职责直接提出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立项申请。

  立项申请材料应当包括项目申报书和标准草案。项目申报书应当说明制定国家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国内外标准情况、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情况,主要技术要求,进度安排等。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国家标准专业审评机构对申请立项的国家标准项目进行评估,提出评估建议。

  评估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本领域标准体系情况;

  (二)标准技术水平、产业发展情况以及预期作用和效益;

  (三)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是否与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协调衔接;

  (四)与相关国际、国外标准的比对分析情况;

  (五)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规定。

  第二十二条 对拟立项的国家标准项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少于三十日。必要时,可以书面征求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第二十三条 对立项存在重大分歧的,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组织技术委员会对争议内容进行协调,形成处理意见。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决定予以立项的,应当下达项目计划。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决定不予立项的,应当及时反馈并说明不予立项的理由。

  第二十五条 强制性国家标准从计划下达到报送报批材料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推荐性国家标准从计划下达到报送报批材料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十八个月。

  国家标准不能按照项目计划规定期限内报送的,应当提前三十日申请延期。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延长时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延长时限不得超过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