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膜+产业”模式让“膜+”概念在我国工业界走俏
来源:
|
作者:pro2a79c9
|
发布时间: 2016-01-25
|
5664 次浏览
|
分享到:
发展需金融助力
我国膜行业发展很快,但在具体应用上还存在不足。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膜行业与金融行业结合发展越来越重要,膜行业应该引导资金向膜技术应用方向倾斜,帮助企业实现膜技术的科研成果工业化。
邢卫红告诉记者,目前,膜行业已经与南京膜材料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江苏金茂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长期合作。其中,南京膜材料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产业资金管理,偏重于科研成果由实验室迁移到工厂试验;江苏金茂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侧重于帮助企业扩大规模。
投融资可以加速科技成果转换,针对膜行业的专业投融资基金更加重要。
南京膜材料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第一支投资膜材料产业的专业基金公司。该公司主要由膜材料技术研究院牵头,依托南京工业大学膜材料的研究优势,立足于包括膜原料、膜装置在内的膜一条龙产业链投资。其资金主要由政策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组成,主要针对膜材料行业进行投融资,把膜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相结合。
南京膜材料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延林表示,产业基金与社会基金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基金通常会更关注产业和企业的成熟度,主要考查利润指标、收入指标等;而产业基金主要考量膜行业的前景,用金融手段引领社会资本参与把技术人才和产业联结起来,帮助企业平稳渡过小试和中试阶段。
江苏金茂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江苏沿海地区组建新材料和新能源投资基金,下一步将积极推进膜技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做大做强江苏沿海地区膜科技产业。
江苏金茂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勇告诉记者,发展膜关键共性技术非常需要投资。15年前膜产业产值15亿~20亿元,现在产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末膜产业产值要在2000亿~3000亿元,每年增长速度都很快。鉴于我国目前95%以上的行业产能过剩,金融资源更应该投入成长潜力巨大的膜行业等新兴行业而非传统行业。
“引入投资可以打破产业间的界限,把不同行业的产业链进行整合。例如,PPP推广让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到政府的公共项目中。资金进来可以参与膜技术开发,同时也可以并购相关技术配套企业,最终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黄勇说。